經常焦慮症的治療,主要透過藥物及心理治療進行。兩者可單獨或聯合使用。適當的藥物配合心理治療,對很多患者而言都能有效處理經常焦慮症。(如欲多些了解藥物治療,可瀏覽常用改善情緒醫生處方抗抑鬱藥藥物專頁)
醫生會因應不同情況及藥物的特性,建議患者使用不同療程;較常用的包括:
1.Alpha-2-delta配抗體焦慮劑 ● 現時經常焦慮症的最新治療藥物 ● 能調節腦內一些過度活躍的化學物質 ● 有抗焦慮、抗癲癇和止痛的功效 ● 用於治療經常焦慮症如普瑞巴林pregabalin ● 起效時間較快,約需一星期 ● 可同時治療疼痛及改善睡眠 ● 副作用輕微 ● 有效延緩復發時間 ● 耐受性良好 2.苯二氮類鎮靜劑 (Benzodiazepine) ● 常用的包括alprazolam、chlordiazepoxide、clonazepam、diazepam及lorazepam ● 有上癮的危險,只可作短時間使用 ● 高劑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影響記憶力 3.Azapirones ● 屬鎮靜劑 ● 能調節部分腦內化學物質,包括血清素 ● 常用的有buspirone ● 較苯二氮類鎮靜劑不會上癮 ● 需持續服用至少兩星期方見效 ● 若以往曾便用苯二氮類鎮靜劑,則效用較低 4.三環素抗抑鬱劑(TCA) ● 較舊式的抗抑鬱藥 ● 常見的有imipramineamitriptyline、clomipramine及desipramine ● 有鎮靜、安眠作用 ● 副作用較多,可能引致體重增加 ● 服用過量會有生命危險 ● 心臟病患者忌服 5.血清素調節劑 /血清素及腦去甲腎上腺素(SSRI/SNRI) ● SSRI能調節腦內一種稱為血清素的化學物質 ● 常見的SSRI包括paroxetine、fluoxetine等 ● SNRI能同時調節血清素及腦去甲腎上腺素(如Venlafaxine) ● 副作用較三環素抗抑鬱劑小 ● 起效時間約需兩星期或以上
治療師透過各種技巧,指導患者處理焦慮,包括使用認知行為療法,協助患者:
● 改變思考模式 ● 糾正面對焦慮時的行為反應 ● 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● 學習鬆弛的方法 一些患者可能在接受治療後不久,便認為治療無效而效棄。事實上,治療之所以未見成效,可能是由於時間不足或未有緊遵醫囑用藥所致。而一些患者會需要試用幾種不同藥物或聯合療法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療程,因此對治療有耐性是邁向痊癒的先決條件。
參考資料:
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.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. Available at: www.nimh.nih.gov/health/publications/generalized-anxiety-disorder-gad/gad-trifold-large-print.pdf Accessed on 1 March 2013 MayoClinic.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. Available at: www.mayoclinic.com/health/generalized-anxiety-disorder/DS00502 Accessed on 1 March 2013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