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鬱症是可以治愈的。 目前,抑鬱症的治療主要有藥物及心理治療兩類。藥物及按病情需要輔加心理輔導的綜合治療,是療效顯著的方法,能幫助患者擊退抑鬱。而一些情況嚴重或無法使用藥物的患者,則可能需要使用電痙攣治療,在患者麻醉的情況下利用電子脈衝刺激腦部。
醫生會因應不同患者情況及藥物的特性,建議患者使用不同的抗抑鬱藥。抗抑鬱藥能調理腦神經傳遞物質,以便患者重新享受愉快生活。 患者應注意,抗抑鬱藥需要一段時間才開始起效(部分可能要數星期),因此即使在服藥初期未見好轉,亦不應輕言放棄而白白延誤病情。
現今較常用的抗抑鬱藥包括:血清素及去甲腎上腺素調節劑 (SNRIs)及血清素調節劑 (SSRIs)等。(如欲多些了解抗抑鬱藥,可瀏覽常用改善情緒醫生處方抗抑鬱藥藥物專頁) 療程的長短是因人而異,但醫生一般都會指示患者接受六至十二個月的治療。
心理學家、社工或輔導員會(如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)利用不同方法,指導及協助患者紓解抑鬱:
● 輔導:向專業人士傾訴你的問題,讓你更清楚自己的感覺。 ● 小組活動:在一個安全而且包容的環境下與他人接觸,嘗試理解自己與他人交往時的行為和反應。 ● 認知行為治療:抑鬱可能是受到一些負面的思想影響而成。治療透過讓患者認清並嘗試改變這些思想,控制抑鬱的情況。
參考資料:
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. Press release, August 17 2004. Available at: http://www.nimh.nih.gov/science-news/2004/combination-treatment-most-effective-in-adolescents-with-depression.shtml RCPSYCH. Depression. Available at: www.rcpsych.ac.uk/mentalhealthinformation/mentalhealthproblems/depression/depression.aspx Accessed on 1 March 2013. |